第二週:使破碎的得醫治

我小時候是我們家裡最常出意外的孩子。即使我有兩個哥哥,我仍然是家裡最常骨折、最常跑醫院、最常需要被縫針的小孩。我已經不記得每一次受傷的細節,但我記得每次都有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我父母對我的照護。每當我受傷時,他們總會立刻跑到我身邊,看看發生了什麼事,評估情況,並做出正確的反應。他們會盡力幫我包紮傷口,而如果有需要就帶我去醫院治療。我那時候不懂得,但現在終於明白:他們在那些時候正遵從了基督的榜樣。

最偉大的醫生

詩篇 147:3 和以賽亞書 61:1 預言了將有一位要「醫好傷心的人,包紮他們的傷處」。耶穌基督以人類的肉身降世,應驗了這句預言和許多其他的預言。在福音書中我們也能發現,醫治的行為正是耶穌的身份和使命的一大特徵。

儘管我們無法親眼看到耶穌醫治、包紮傷者,但我們可以透過祂賜下的聖靈,在心中經歷這樣的醫治。這應當使我們歌唱頌揚神,因為祂配得讚美(詩篇 147:1)!

持續的醫治

詩篇 147:3 令人驚奇的地方在於它使用的是主動現在式。我們並不在等待耶穌未來醫治包紮傷者的那一天,因為祂現在就已經在進行這工作了。西緬完全相信這位拯救者會來,因為他已在舊約聖經中讀到應許。加上聖靈的幫助,使得他在聖殿裡看見耶穌時,能立刻認出祂就是彌賽亞。在西緬身處破碎的以色列國當中,他深信他所讀的預言正在被應驗。

我們也可以擁有如西緬一樣的信心,相信基督已經來到,並且繼續在醫治傷心的人,包紮他們的傷處。基督已經來到,且在十字架上完成了祂的工作,所以我們可以安息,並相信我們破碎的心和最深的傷口都會在基督的恩典中得到滿足。

當我們相信主積極參與在我們每日的生活中,就可以踩著信靠的腳步向前行。這是何等大的恩賜!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遭的破碎和苦難吸引,但因為這個應許,我們即使遇見艱難的時候,仍然可以安息信靠神的屬性。

最終的醫治

我們因為看見主今天的工作而喜樂,同時渴望看見基督再來的那天完完全全實現這個應許。我們在降臨節等待並慶祝基督的降生,也懷著相同的心情期盼基督第二次的降臨,也就是祂的再來。我們渴望有一天不再會有心碎和傷痕,並且滿懷著確據相信那天一定會來臨。對於在基督耶穌裡的人來說,那會是所有應許都成就的日子。

克萊兒.瑪修(Claire Marshall)

相關讀經計劃

最近的文章